江西中专幼儿教师音乐素养的

ebaicn
2019-02-01 浏览1251次

一、要热爱音乐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想教好幼儿的音乐,就要让幼儿喜欢音乐。幼儿教师必须热爱音乐,要经常地唱、经常地听,经常了解音乐的动向和发展,经常采用新的幼儿歌曲进行教学。幼儿在广泛地接触各种音乐作品和参加各种音乐活动的过程中,情感会逐步变得丰富起来,才会更加热爱音乐。幼儿的生活离不开音乐,也可以说幼儿的生活应该是充满音乐的生活。   二、要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幼儿教师的音乐理论知识水平直接影响着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水平,这是对幼儿进行音乐素质教育的基础。幼儿教师必须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熟悉掌握简谱和五线谱的记谱法,了解简单的和声、曲式等及有关的作家、作品、乐器等方面的知识。幼儿教师掌握了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才能运用这些知识教幼儿。"音乐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音乐理论素养",这是许多幼儿教育的共识。所以,幼儿教师应该加强音乐理论的学习,不断自己的音乐理论水准,并在学习音乐理论的过程中还应该学习一些教育科学的理论,使自己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在教育中产生佳的教育三、要有较强的听辨能力幼儿教师在进行集体教学的时候必须具备较强的听辨能力。幼儿在群体同时发声的情况下,教师要能够判断其中某一个人的发声特点及其正确与错误,还应该能够及时纠正错误发音。教师应熟练地掌握咬字、吐字规律。歌曲是语言和曲调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生动而形象的语言是表达歌曲思想情感的重要工具,正确咬字、吐字就成为歌唱艺术中的一项基本功。教师只有掌握了正确咬字和吐字的规律,才能在教学中指导幼儿正确咬字和吐字,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当幼儿在演唱中出现了错误发音后,教师不仅能及时发现并纠正,还可以对幼儿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以形成幼儿对语言的正确发音和正确的歌唱方法。   四、必须具备一定的音乐教学能力幼儿教师不仅要有唱、跳、弹、奏的技能技巧,而且还应有悦耳的嗓音、亲切的教态、感情真挚的唱歌和表演动作,因为幼儿注意的并不是单纯的技能技巧,而是教师对他的态度与情感。所以,在音乐教育活动中,真正能起到促进幼儿发展的关键是教师的教育技能。幼儿教师只有教育技能,按照音乐艺术教育的特点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才能使音乐教育收到良好。教师的音乐素养,直接影响到幼儿音乐教育的质量,如在音乐鉴赏分析方面,教师如果具有敏锐的鉴别音乐作品的能力,就能准确地选择出适合幼儿学习的音乐作品;教师如果能敏锐地觉察出音乐作品里蕴含的各种教育意义,就一定能有效地将音乐作品的教育潜力转化为幼儿发展的动力。在音乐表现力方面,教师的音乐表现力越强,幼儿所受到的音乐熏陶也就越。因此,教师应注意:歌唱时应自然、朴实、准确、优美且富于感染力;随乐动作时应准确、生动、节奏鲜明地表现出音乐的主要特征和结构;乐器演奏时应熟练、完整、富有感染力。   五、要有效音乐教育质量幼儿音乐不仅取决于教师如何教、幼儿如何学,而且也取决于一定的教育情境。由于教师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既是组织者,又是,所以教师个人的素质和能力 便成为影响教育的主要因素。为此,我们有针对性地扩宽业务学习范围,了解国内外音乐新动态和新信息,同时努力掌握一些音乐教育的新技术,从而促使教师素质和能力的。 


本页面由主体*机构用户*自行上传,本网不对该页面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真实性和知识产权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删除qq:16720809。
温馨提示: 提交留言后老师会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热线电话:4000-757-730